网贷系统建设之见解(六)--网贷系统的投入步骤
来源:网贷人作者:网贷之家天平
一个平台系统,无论规模大小,都是一个系统工程。系统工程的建立都需要一个渐进过程,在软件工程中叫“演化模型”。
演化模型:是一种全局的软件(或产品)生存周期模型。属于迭代开发方法。该模型可以表示:第一次迭代(需求->设计->实现->测试->集成)->反馈->第二次迭代(需求->设计->实现->测试->集成)->反馈->……即
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,通过快速分析构造出该软件的一个初始可运行版本,这个初始的软件通常称之为原型,然后根据用户在使用原型的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
原型进行改进,获得原型的新版本。重复这一过程,最终可得到令用户满意的软件产品。采用演化模型的开发过程,实际上就是从初始的原型逐步演化成最终软件产
品的过程。演化模型特别适用于对软件需求缺乏准确认识的情况。
采用该模型的原因如下:
1、 进入P2P行业的公司性质所然
当前一般都是小贷公司、担保公司、金融行业、典当行业、互联网企业等单行业企业家进入【本文都排除投机倒把、诈骗】,既懂互联网,又懂金融的企业家少之又少。在系统开发之前,好多运营者很难明确提出自己的需求。只有在开发过程中,完善自己的需求。
2、 人员流动问题
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,稍微有点互联网从业经验的人,都可以简单包装下,卖个好价钱。但是”稻草”还是变不成”金条”。露馅的那天,就是需求变更的日期。多次发生因为变更技术人员或运营主管,而发生系统推翻重做的闹剧。
3、 业务模型
P2P公司在运营过程中,业务模型需要根据市场和自身经验发生转型,在转型的过程中,系统要为满足新需求而进行相应的修改。比如:2013年很火的车贷和房贷,在2014年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,在2014年进入了高风险期。促使多个P2P平台向多元化发展。
关于自建系统还是购买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问题
我的建议是首先采用购买P2P软件提供商的系统,在该系统运营成熟后,在进行二次开发比较合适。原因如下:
1、 系统的完备性
对系统提供商来说,因为经历过多家客户,能有成熟的系统功能或架构设计。其实软件系统架构的重要性应该是运营商很好的关注一下,虽然不是特别懂,但是仍然要找可信的朋友帮忙了解和审核。好的系统架构,对将来的扩展和二次开发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2、 系统的安全性
系统的安全性只是个相对的概念【本人将专出一个帖子来论述】,绝对安全的系统是不存在的,吹嘘安全的系统,其实是最不安全的,就像吹嘘无风险的P2P平台是最有风险的平台一样【不要低估黑客的能力】。经历过洗礼的P2P系统,在安全性方面会有所提升。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系统,不是坨子系统。
3、 开发成本【时间成本】
自己研发的系统在成本上也比成熟的软件系统,至少高出100%。就本人的经验来看,一个P2P系统的研发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,停止重复性工作,根据一项Tethy Solutions的研究 ,一个5人团队分别花3%、20%、25%、30%与70%的时间处理相同的事情,导入工作自动化软体两个月后,分别将处理重复事情的时间降至3%、10%、15%、15% 与10%。
人们时常忘记时间就是金钱,因此经常土法炼钢地处理事情,因为这样比较容易,且不需要花费心力研究。走别人的走过的路,能减少很多陷阱。
4、 业务的把握 经验的分享
好的P2P系统提供商,能分享很多的曾经走过的弯路,也能帮助客户分析需求的风险和优缺点,在分享经验的同时,也提升了运营商的能力。一个软件系统的建立和成熟,需要各方通力配合和信任(Union is strength).
停止什么都事必躬亲,让其他人帮忙
专业的系统提供商知道你想要什么,当前流行趋势。以及他们知道如何让系统更好,更甚于任何自己的公司人员。 根据Octoly ,一支使用者自制影片的观看次数要比品牌自制影片多上十倍。 当寻找关于一个特定品牌的资讯,超过半数(51 %)的美国人相信使用者自制内容大过于品牌官网(16%)与媒体报导(14 %),对行销人员来说,寻求社群的帮忙至关重要。

除此之外, 当您需要时,很重要地是愿意求助,让专业人员来帮您。 因为这样可以让您有更多时间将焦点放在更重要的任务上。
大多数的时候,即使您的朋友不能帮助您提升生产力。 光是陪在您身边就足够, 研究证实:分心的人在其他人也在场的情况,尽管那些人没有协助或指导,也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事项。
关于成本(考虑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)投入
网贷系统建设之见解(二)帖子里面,我简单分析了使用的开发语言技术,如果采用纯JAVA开发的话,一般的成本应该是20万左右【按需开发+网关】。其实如果真的按照金融系统的要求开发的话,20万的开发费用确实有点…。如果真的进行资金托管【银行资金托管】的话,确实需要百万的软件投入。
我建议初入该行业的企业家,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:
第一步、购买一套非开源的P2P系统【成本大概20万左右】,运营3-6个月;
第二步、招聘自己的技术人员;
第三步、3-6月后,进行系统改版;
第四部、上移动端APP、WEBAPP+微信
第五步、运行1年后,购买源代码,进行二次开发
第六部、上线14个月以后,自己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二次改版。